学生处 学生处
学生处

沉没成本:投入越多,越难放弃

人们在做决策时,如果自己在这件去事情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、精力、金钱以及感情,那么对于这件事情有更强的忠诚度和继续投资的意愿,即是不会轻易放弃这件事情。【这便是沉没成本效应】

为什么会产生沉没成本效应?

1.损失憎恶
损失憎恶是人类的一大动机。当一个损失确定了之后,它就会在你的头脑中萦绕不去;而以后再次想起时,你会发现它比之前更加沉重。如果你紧抱着这个损失不放,那么它必将影响后面的决策。


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:
他们让实验对象假设自己花了100美元买了密歇根滑雪之旅的票,但在那之后发现一个更好的威斯康星滑雪之旅——只要50美元,于是也买了它的票。然后,研究者让实验对象假定,这两个旅行的时间互相冲撞,而两张票都不能退或者转让。你认为他们会如何选择呢?是选100美元那个“不错”的旅行,还是50美元的那个“绝佳”的旅行?

在实验中,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——那个更贵的旅行。原因是:虽然它可能不及后者有趣,但是不去参加这一个的话,我的损失更大。


【这就是一个天大的谬误:无论如何,花出去的钱都是收不回来了。这个谬误让你无法意识到,最好的选择是要在将来带给你更好的体验,而不是为了弥补你在过去的损失。】

2.认知失调:自我申辩倾向
认知失调观点认为,放弃原先的决策也就意味着对原先认知的背离,容易产生心理冲突,但是保持现状或者追加投资则可以与原先的认知和行为保持一致。


人们存在自我维护和自我申辩的心理倾向,如果停止对先前决策的投入,就意味着承认了当时决策的失败,就要承认自己先前的投入是错误的、无效的;而如果继续投入,可以展示出一个前后一致的决策者形象,可以赢得身边人的尊敬和佩服…这些都会导致出现更多的沉没成本。

如何减少沉没成本效应?
那么,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来减少沉没成本效应,做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呢?

# 在决策之前,广泛收集信息,准确辨别信息,仔细分析信息,对当时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,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决策时间,这些都可以提高首次决策的正确性。


# 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信息上。一般情况下,人们对于消极信息的关注要多于对积极信息的关注;未来的收益或许会带来一点点的安慰,但是人们却非常在意过去的损失(沉没成本),越在意,就越容易受到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。


所以,在生活中我们要避免过多在意那些已经发生的、不可挽回的投入,将目光放在此时此刻的决策信息上;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,才能更好地避免重蹈覆辙。【不要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】


# 用于承认自己的决策错误。“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”,我们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能做到十全十美。勇于承认自己的决策失误,及时止损,才是“好孩子”噢

写在最后


付出了那么多,要放弃真的很难。但更要知道,错误的路,是走不到想要的终点的。